財相布朗 熱門接班人選
〔編譯羅彥傑/綜合倫敦十日外電報導〕任內促成北愛爾蘭和平與追隨美國打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的英國首相布雷爾,十日公開宣佈,將在六月二十七日辭去首相職務,結束毀譽參半的十年執政歲月。預料會在十一日首次表態支持彼此有瑜亮情結的財相布朗,布朗料將輕鬆贏得黨魁選舉,成為新首相。
任內經濟繁榮、卻因二○○三年伊拉克戰爭而人氣下滑的布雷爾,十日提前將這項決定告知資深閣員,然後前往英格蘭東北部選區塞奇菲爾德向工黨同志發表演說,說明自己的決定。這裡是布雷爾一九八二年進軍國會、九四年宣佈參選黨魁的大本營。
「我做自認是對的事」
布雷爾告訴支持者:「鞠躬盡瘁,我做自認是對的事。」他說,在二○○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和我們最老的盟邦肩並肩(是對的),我也是基於信念才這麼做。阿富汗是如此,接著是伊拉克。」
他說:「把(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父子趕下台,一如剷除(阿富汗)神學士政權,最後都算是相對輕鬆地收場。但此後全球恐怖主義及其背後勢力的反撲,一直相當猛烈、無情與不惜代價。對許多人來說,這根本不值得,也不可能值得。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必須看清楚這一點。」
布雷爾在這場簡短、而且幾乎像是道歉的演說中強調:「我可能做錯了。這是各位的心聲。但無論如何都要相信一件事,我所做的,是我認為我國該做的事。」
五十四歲的布雷爾將先辭去工黨黨魁,俟新黨魁選出後,就辭去首相職務。布雷爾的選區代表柏頓表示,布雷爾除非被安排出任聯合國或其他國際要職,否則還是會繼續擔任塞奇菲爾德的議員,直到二○○九年下一次大選為止。副首相普萊斯考特在布雷爾演說後,也宣佈要共進退。
五十六歲的布朗已宣佈角逐工黨黨魁。
布雷爾在二○○五年五月連任後,原先承諾做完任期後就不再競選連任。但若干工黨議員在去年九月發動據說是由布朗策動的小型「逼宮」,導致他被迫表明要在今年九月前下台。伊拉克戰爭、出售爵位案及揣測他何時下台的流言,讓最後任期黯然失色。所幸布雷爾最重要的政績─促成北愛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合組自治政府,在本週開花結果。
--------------------------------------------------------------------------------
謎樣布朗 接班等了10年
編譯羅彥傑/特譯
隨著英國首相布雷爾宣佈將在六月二十七日交棒,呼聲最高的財相布朗接位已成定局。然而,儘管這些年來布朗接棒過程看似熱鬧,但其治國藍圖、特別是對美關係的政策實質內容,卻仍如霧裡看花。可以確定的是,新首相不再是舌燦蓮花的演說家,而是如謎樣般的神秘人物。
出生於蘇格蘭教會牧師家庭的布朗,從加入蘇格蘭工黨起,政治這條路走得可說是十分坎坷。據說一九九四年他和布雷爾在倫敦一家餐廳吃晚餐時達成協議,將來由他接班。他一開始預期很快就能接掌黨魁,但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使得這對老戰友開始面合心不合,去年夏天甚至擦槍走火,演變成布雷爾嫡系指控布朗一派逼宮。
十六歲就進入愛丁堡大學的布朗,有學術人一絲不苟的個性,和隨時都能即興演說的布雷爾有如天壤之別。他的肢體語言有時顯得陰鬱不安,有時則顯得城府很深。他的演說帶有新教徒認真工作與為人正直的味道,這一點也是受到其蘇格蘭成長背景的影響。
布朗昔日部屬、前財政部國庫署資深官員譚布爾,曾形容他有著史達林式的管理風格。討厭他的人,則說他直率與低調。對某些人而言,他像是為繼承王位枯等十年的黑暗王子,眼巴巴地看著繼承資格因為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若干財經失誤與黨內信任的流失而頻受打擊。
有人主張,他未來最大的挑戰是恢復民間對政治人物的信任,以及和布雷爾切割,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取材自紐約時報)
--------------------------------------------------------------------------------
一場伊戰蓋過十年功勳 布雷爾黯然
編譯鄭寺音/特譯
十載功勳因伊拉克戰爭褪去光環的布雷爾,即將一嚐曲終人散的落寞苦楚。
十年前,時年四十三歲、方值盛年的布雷爾接任英國首相;十年後,當年那個不脫稚嫩臉龐、綽號「斑比」的布雷爾已滿頭灰髮,緊蹙的眉頭讓他更顯憔悴。
他眉間的每道皺紋,是黛安娜王妃逝世、倫敦地鐵爆炸案、高層幕僚因醜聞被捕、造成近一百五十名英國人喪生的伊拉克戰爭等,十年來一頁頁艱難篇章的印記。
去年九月,布雷爾說:「在政府中,你懷抱每個希望、每個幻滅…現實是,你不可能永遠繼續下去。」此後,布雷爾宣告展開近一年來漫長的交棒過程。
開創新工黨氣象
一九九七年,布雷爾在柴契爾夫人、梅傑相繼為保守黨執政十八年後,率領工黨奪回政權,矢言讓英國更加繁榮、提升勞工階級地位、創造值得信賴的政府、恢復英國在世界舞台的地位,為英國吹來一股清新的風。
頭一年執政時,布雷爾主持香港移交中國、經歷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車禍驟逝等令人難過的時刻,但也見證許多勝利的喜悅:連續三次選舉勝利、經濟起飛、為北愛帶來和平的外交協商、訂定基本工資、蘇格蘭與威爾斯自行選出議會、權貴把持的上議院告終、同性戀伴侶獲准結婚、健保補助增加近三倍等。
戰後新生代 主打樂觀希望
執政之初缺乏經驗的領域,他都以年輕的衝勁與樂觀補足,上任不久他曾這麼說:「我的年代,是英國第一個可預期我們能好好過生活,無須上戰場、或把孩子送進戰爭的年代。」言猶在耳,宣布加入伊拉克戰爭的決定,粉碎了那個希望,執政早期的政績,也在後期的倫敦地鐵爆炸案、鬻爵貪污調查等連番事件吞噬下,光芒盡失。
伊戰功過 尚未論定
但在伊拉克成為勞民傷財的議題之前,布雷爾曾開創許多新局,諸如去除工黨舊社會主義教條,以親市場政策取而代之,並進行福利改革,使搖搖欲墜的工黨改頭換面,開創他稱之為「新工黨」的新氣象。英國現在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今年成長率預估為三%,英鎊站上十年來最高點,失業率大幅降低。
為布雷爾作傳的作者沙登說:「伊拉克將是決定他功過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但問題是,是這個決定、還是執行犯了錯誤?」(取材自美聯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