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起伏有點大...

來貼點甜蜜蜜的東西讓自己開心點

一整團這樣愛來愛去的實在很揪挖!





K-pop concert in Japan



充滿矛盾卻又異常配的兩人→RS

猛然一把抓住彗星手的Eric實在很色(羞)

看他等著彗星手伸出來的那一刻虎視眈眈的眼神

實在很好笑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回顧7TH Comeback視頻(應小猴要求 恩 是短片)

8TH不論是表演還是綜藝節目 真是少的可憐orz



KBS2 040917 Shinhwa Comeback





曲目分別是:

1.Shooting Star

2.T.O.P(也就是改編天鵝湖的那首)

3.USHA USHA

4.Angel

5.Brand New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相布朗 熱門接班人選



〔編譯羅彥傑/綜合倫敦十日外電報導〕任內促成北愛爾蘭和平與追隨美國打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的英國首相布雷爾,十日公開宣佈,將在六月二十七日辭去首相職務,結束毀譽參半的十年執政歲月。預料會在十一日首次表態支持彼此有瑜亮情結的財相布朗,布朗料將輕鬆贏得黨魁選舉,成為新首相。



任內經濟繁榮、卻因二○○三年伊拉克戰爭而人氣下滑的布雷爾,十日提前將這項決定告知資深閣員,然後前往英格蘭東北部選區塞奇菲爾德向工黨同志發表演說,說明自己的決定。這裡是布雷爾一九八二年進軍國會、九四年宣佈參選黨魁的大本營。



「我做自認是對的事」



布雷爾告訴支持者:「鞠躬盡瘁,我做自認是對的事。」他說,在二○○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和我們最老的盟邦肩並肩(是對的),我也是基於信念才這麼做。阿富汗是如此,接著是伊拉克。」



他說:「把(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父子趕下台,一如剷除(阿富汗)神學士政權,最後都算是相對輕鬆地收場。但此後全球恐怖主義及其背後勢力的反撲,一直相當猛烈、無情與不惜代價。對許多人來說,這根本不值得,也不可能值得。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必須看清楚這一點。」



布雷爾在這場簡短、而且幾乎像是道歉的演說中強調:「我可能做錯了。這是各位的心聲。但無論如何都要相信一件事,我所做的,是我認為我國該做的事。」



五十四歲的布雷爾將先辭去工黨黨魁,俟新黨魁選出後,就辭去首相職務。布雷爾的選區代表柏頓表示,布雷爾除非被安排出任聯合國或其他國際要職,否則還是會繼續擔任塞奇菲爾德的議員,直到二○○九年下一次大選為止。副首相普萊斯考特在布雷爾演說後,也宣佈要共進退。



五十六歲的布朗已宣佈角逐工黨黨魁。



布雷爾在二○○五年五月連任後,原先承諾做完任期後就不再競選連任。但若干工黨議員在去年九月發動據說是由布朗策動的小型「逼宮」,導致他被迫表明要在今年九月前下台。伊拉克戰爭、出售爵位案及揣測他何時下台的流言,讓最後任期黯然失色。所幸布雷爾最重要的政績─促成北愛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合組自治政府,在本週開花結果。





--------------------------------------------------------------------------------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文跟DD無關^^

今天主題是很會唱歌的申彗星同學

當初聽彗星唱這首歌完全被嚇到

竟然唱南方之星的歌 有猛!

但我想貴婦們也是因此而被征服的吧XD









至於影音不同步...這只能說片源的問題了orz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睿智/馬尼拉報導】
  「菲律賓人為什麼這麼窮?因為經濟掌控在十五%華人手上,菲律賓人一無所有。」Gawad Kalinga (菲律賓國內知名NGO)執行長 Antonio P. Meloto不把貧窮的責任歸咎於政府,而是華人,甚至拿此原因來為政府辯護,他的論調,讓從台灣來的我們,感到很訝異。
  而三月底在馬尼拉發生阿曼多.瓊.杜卡(Armando Jun Ducat)挾持學生事件,他要求政府提供窮人教育及住宅訴求,打動人心,在馬尼拉,很多人都稱他是好人;但杜卡卻也曾採取激烈行動,要求禁止華人投票。
  在東南亞,菲律賓排華情況稱不上嚴重,但隱約仍感受得到華人與菲律賓人之間的衝突。例如,長年來菲律賓的零售業本來是禁止華人經營的,即有所謂的「零售商菲化」政策,幾年前才開放讓華人做。華人很會做生意,馬尼拉有個有名的「一六八商場」,菲華商總會長蔡聰妙說,「早年,沒膽量的,還不敢走進去,因為裡頭有很多沒交稅、走私來貨品」;去年菲律賓政府一度想把一六八商場關掉,因為它讓菲律賓很多大零售商無法生存。由此可見,華人做起生意之猛,再加上部分華商經營事業過於苛刻,才會導致排華現象。
  菲律賓華人及華商多半來自福建廈門,重視經商及家族傳統,累積了財富,從早年赫赫有名菲航董事長陳永栽,到現在首富鞋城(SM,菲律賓大型連鎖超市)施志誠,能夠擠進《財富》雜誌富人排行榜幾乎是華人大班。
  華商與歷任菲律賓領導人都有相當關係,直通總統府,菲律賓民間社會至今還流傳:馬可仕貪汙的錢,都存放在陳永栽這兒,這也是馬可仕對華人較友好的原因。而現任總統艾若育是個經濟學博士,剛回國沒工作,曾在華商葉應祿安排下在旗下公司做事。
  亞洲周刊駐菲律賓特派員李天榮是當地第七代華僑,他說,華人在菲律賓政治圈被視為「工具」,政府無能搞經濟,有時把造成貧窮的原因推給華商;但同時,不僅要求政治獻金,還吃定華商不張揚的特性,任令軍方及警察對華商綁票,對華商綁架勒索。即便長年吃了很大悶虧,很少華人想參政的,因為菲律賓政治太骯髒,「參政會有生命危險,隨時會被一槍斃命!」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江睿智/馬尼拉報導】
  周五夜晚,馬尼拉高檔購物中心Greenbelt的中庭,許多菲律賓年輕人約會正要開始,等著等著沒事時就把玩起手機,菲律賓手機很普及,人手一支,而且個個都是「快拇指」,因為多半只用來發簡訊。
  這種透過簡訊、無聲的空中交流,已是菲律賓人每日生活。每天可在手機上,接到許多商業廣告,還會收到很多待查證的謠言、政治笑話,有些是親友間傳來傳去,有些則是不知名的人發出;菲律賓媒體記者鮮少講手機,都是用簡訊互通消息;而有時候,菲律賓中央政府官員也用簡訊回答媒體的問題。
  簡訊也在菲律賓社會運動中展現力量。在二○○一年趕走艾斯特拉達的社會群眾運動、之後總統艾若育身陷選舉舞弊及貪汙指控中,簡訊更是菲律賓民間社會爭相走告、互通訊息的工具,才能在很短時間內召集一波又一波的群眾。
  根據一項非正式統計,每天有二億則簡訊在菲律賓上空飛來飛去,也難怪菲律賓可稱為世界簡訊之邦。為何菲律賓人這麼窮,手機卻如此盛行?因為菲律賓政府無力投資有線寬頻網路,因而由無線通訊所取代,而菲律賓用的手機多半還是從台灣、新加坡回收的二手手機,款式很舊,價格多在幾百元披索,除了有錢人外,新式手機很少見。
  在電信公司的促銷下,只要日付二十五披索(折合新台十七元多),網內簡訊無限次使用,網外也只要一、二披索,但講電話的費用可貴多了。才三十多歲的台商洪紹洲說,他的菲律賓員工都用簡訊跟他溝通,很不願意打電話,甚至他都提供了補助,但他的助理都只撥通就掛斷,然後都是洪紹洲再回電,後來他了解到,他的助理還是想盡辦法要省下通訊補助費,不想用手機講電話。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東屏/馬尼拉報導】
  二○○二年五月十四日深夜,菲律賓南部城市帕加迪安DXKP電台評論員艾德戈。達馬勒里奧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和兩位同事結伴開車回家,在夜深人靜中,一輛顯然在他們離開辦公室後就一直尾隨的摩托車加速追了上來,坐在後座上的那名青年男子突然掏出一把槍,就在兩位同伴的眼前將達馬勒里奧格殺在駕駛座上。
  達馬勒里奧之死,雖然因為他是菲國著名反黑勢力、反腐敗記者而廣受國際媒體關注,但是像他這樣遭「行刑式」的處決,卻是菲國媒體記者遭刺殺的標準模式─兩名刺客騎著摩托車行兇,得手後逃逸無蹤,而且從來無法找出幕後指使者。
  從一九八六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八十名的菲律賓新聞從業員命喪殺手槍下,菲律賓也因此在二○○四年被「國際新聞從業員聯合會」認定為採訪工作第二危險的國家,僅次於戰亂的伊拉克。
  唯一不同的是,在伊拉克被殺害的有很多是國際媒體記者,然而在菲律賓遭殺害的則幾乎清一色的菲國記者,可見得這個現象與菲國本身的複雜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菲律賓是個享有充分新聞自由的國家,該國有二百五十七家出版機構,六百二十九家廣播電台及一百三十七家電視台,其中電台被視為是菲律賓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一般普羅大眾都是以電台為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菲律賓媒體自由暨責任中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出,在菲國十六個行政區中,包括大馬尼拉在內的七個行政區並沒有新聞從業員被殺害的記錄,絕大多數襲擊事件都發生在落後地區,而被暗殺的新聞從業員中,幾乎一半是落後、偏遠地區電台節目主持人。
  菲律賓新聞從業員的薪酬非常低,根據菲國「新聞從業員協會」調查,七成受訪者的月薪介於六十美元至一百二十美元。
  部分新聞從業員為了生活接受賄賂,成為地方有力人士「打手」而得罪敵對一方,甚至因為握有把柄而直接向貪汙政客勒索,情況所在多有,這種作為無疑會把自己置於險地。當然也有媒體記者是因為堅持正義、揭弊而遭禍,不過馬尼拉新聞資深人士施能炎表示,根據他的瞭解,因為自己行為不檢點而導致殺身之禍的記者應該超過半數以上。(本系列全文完)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東屏/馬尼拉報導】
  在菲律賓,不管是大都會如馬尼拉或是地方小鎮,有一個共同的風景便是到處都是當舖(Pawn Shop)及舊貨店(Junk Shop),這兩種生意其實是菲律賓一般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柱,有些研究報告根本就直接把「當舖」分類為「銀行體系外的金融機構」。其重要性已可見一斑。
  曾經在馬尼拉長住過的台商潘渭平就指出,菲律賓人一向是左手領到薪水,右手就去購物、還債,手裡根本沒有餘錢,更別談儲蓄了。他說,很多人感到奇怪,菲律賓人這麼窮,怎麼購物中心卻一座比一座大而且還都人滿為患呢。
  也正是因為這樣,菲律賓人在需要錢而又沒錢的時候,立刻想到的就是拔腿前往當舖,把平日揮霍所購之物典當,其實就是把當舖當作抵押貸款的銀行,質押的物品則無奇不有。
  菲律賓人「什麼都當」的故事頗多,最讓人頌傳的一則發生在菲律賓民答那峨島最貧窮的南古達巴托省。若干年前,該省國家調查局接獲報案,指稱鎮上一家當鋪暗中進行軍火交易。
  調查局人員後來果然在當鋪中發現六把槍,其中五把赫然是警用配槍。調查結果發現原來是警員為籌措子女學費而當槍,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都「徒手」值勤。菲律賓人對當舖的感情是很深的,因此很多當舖店名都是取家鄉人稱號為之號召,後台老板則多為華人。
  除了當舖之外,一般菲律賓人就業率差、教育低落,因此不得不販賣舊物維生,是以舊貨店亦大行其道。其實,說「舊貨店」有點言過其實,比較接近事實的說法應該是「賣破爛的」,很多「舊貨」的原始來源根本就是馬尼拉近郊著名的帕塔亞垃圾山。但菲律賓人對艱困的生活視之如常,使用舊衣物、用品、傢俱、舊車、舊建材並不會招來異樣眼光,經營二手貨的小盤、中盤、大盤也自然形成一個小型經濟循環體。這種精神也在海外發揚光大,香港去年出了一份報告,大讚在港工作的菲傭經常光顧當舖,雖然其典當的物品「來源」可疑,但是卻「救活」了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香港典當業。

insist1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